秋冬季是腦中風的高發季,10 個征兆要留意!
1. 眩暈明顯
突然間感覺天旋地轉,站立不穩,步履蹣跚,抬腳費力,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。這種現象為時很短,僅有幾秒鐘或幾分鐘,很少超過 10 分鐘。
2. 劇烈頭痛
無明顯誘因,逐漸由間斷性轉為持續性,伴有惡心、嘔吐等現象。由于腦部動脈內壓力突然升高所致。
3. 一側麻木
突然感到一側面部、手臂、指頭麻木,特別是無名指。都是顱內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。
4. 經常嗆咳
喝水或進食過程中出現嗆咳,也是發生中風的跡象。由于大腦缺血使吞咽神經中樞受到影響,反射失調,使得水及食物誤入氣管。
5. 單眼失明
一只眼睛忽然視物不清楚,或視物成雙影。眼前有黑點,甚至看不見東西,在很短時間內即恢復正常。這可能是腦部血管嚴重硬化變窄導致眼球視網膜缺血的征象。
6. 白天嗜睡
非常疲倦,覺得睡不夠,甚至在白天也是睡意明顯。
7. 哈欠連天
心腦血管疾病患者,如無原因而出現哈欠頻作,是病態反應。中風病人在發病前 1 周左右,會出現不分時間、地點而情不自禁地頻打哈欠的現象。
8. 握力下降
比如在刮剃胡須頭轉向一側時,手臂突然失去握力,致使刮胡工具落地,有時還伴有講話不清,過 1-2 分鐘后完全恢復正常。盡管恢復很快,但預示著中風隨時隨地可能會發生。
9. 舌根發硬
忽然感覺舌根部僵硬,舌頭脹大,說話不清楚。這是因為血管硬化,管腔狹窄,舌靜脈循環不暢刺激舌神經所致。
10. 鼻子出血
當血壓不斷升高時,已硬化變脆的鼻血管不能承受壓力,可發生破裂出血。大量病例證實,高血壓病人反復鼻出血后 1-6 個月,約有半數的人發生出血性中風。
一定要重視中風發生前***后一次警告!
“如果有了類似一過性的肢體麻木、肢體無力、語言障礙或黑盲癥狀時,就要格外小心了,這可能是給你的***后一次中風警告,下次可能就致殘了?!北本┨靿t院院長、神經病學中心主任醫師王擁軍教授 2016 年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。
在中風事件中,輕型中風很容易被忽視。王擁軍教授指出,這類中風主要表現為一過性肢體麻木無力、言語不清、面部歪斜等。
事實上,輕型中風患者只要發生過一次,就如同在體內埋下“炸彈”,患者隨時處于復發的風險中。而且一旦中風復發,非??赡軙霈F更加嚴重的、不可恢復的殘疾甚至是死亡。
王擁軍教授表示,輕型中風是需要緊急干預的中風預警事件,但因其持續時間很短,病情迅速好轉,常被患者及家屬忽視。
早期發現中風癥狀,把握黃金救治時間非常重要。一旦發現癥狀應***時間撥打 120 先到有卒中中心的醫院進行救治。
識別中風“1-2-0”三步法:“1”代表“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”;“2”代表“查兩只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”;“0”代表“聆(零)聽講話是否清晰”。
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中風,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 120。
生活中預防中風記住“120”
日常生活中,預防中風要做到“合理膳食、適量運動、戒煙限酒、心理平衡”,還要定期健康體檢,特別是慢病患者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血脂異常人群等,要做好慢病管理、控制“三高”。
江蘇省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吳劍鈺 2016 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,從預防中風的角度來說,不妨也記個“1-2-0”。
“1”是早晚多喝 1 杯水
凌晨時刻,機體血管內血脂比較高,血液流動比較慢,是腦卒中的高發時段。特別是中老年人不想夜間起床而控制少喝水或不喝水,造成夜間血液黏稠度升高,很容易出意外。早晨也是人體生理性血壓升高的時刻,血小板活性增加,易形成血栓。晨起喝一杯溫開水,能稀釋血液。
晚上睡覺時,血流速度減慢,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,極易形成血栓性疾病。飲用適量的溫開水,能稀釋血液,防缺血性中風。但睡前飲水不要喝茶或其他飲料。
“2”是天冷外出帶上兩件套
這兩件套指的是帽子和圍巾。秋冬季氣溫過低時,頭皮血管會收縮,引起血液循環不暢,加重腦血管堵塞引發卒中的概率。氣溫較低出門時盡量戴帽子、圍巾。
“0”是適當多吃圓形的果蔬
國際專業期刊《卒中》上發表的德國明斯特大學流行病學與社會醫學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,多吃白色果蔬可降低卒中的發病風險。所謂白色果蔬,是指果肉部分為白色的食物,包括蘋果、梨等圓形白色果肉的水果。建議每天吃一個蘋果左右的白色水果以防卒中的發生。
此外,一項刊登在《神經病學》雜志上的芬蘭研究顯示,吃番茄或番茄制品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的風險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每天吃 300~500 克蔬菜,能對心腦血管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。